淘金造枪做拉面,青海化隆人三选一做火了兰州拉面丨中国百科 商业

2018-03-13
摘要: 严正声明:“商业人物”所有原创文章,转载均须获得“商业人物”授权。一切形式的非法转载,包括但不限于盗转、未获“商业人物”授权通过第三方转载行为,均属侵权行为,“商业人物”将公布“黑名单”并追究法律责任。“商业人物”只愿与尊重知识产权的机构进行合作。 作者:张友红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曾经是一个活...

淘金造枪做拉面,青海化隆人三选一做火了兰州拉面丨中国百科

严正声明:“商业人物”所有原创文章,转载均须获得“商业人物”授权。一切形式的非法转载,包括但不限于盗转、未获“商业人物”授权通过第三方转载行为,均属侵权行为,“商业人物”将公布“黑名单”并追究法律责任。“商业人物”只愿与尊重知识产权的机构进行合作。

作者:张友红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曾经是一个活命的营生,如今成了经济支柱。

马兰记得那次家里请客,“相当热闹。”

那年她二十岁,家里宰了五只羊,大圆桌摆了16桌。村子里当官的,邻居,亲戚朋友全来了。那是在当年的开斋节里。

这是家里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请大客。父亲在外开拉面馆赚了钱,家里的土坯房子翻新成穆斯林风格的木头房子。再之后,全家都在外做生意忙,四个女儿纷纷出嫁,都嫁给了开拉面馆的男人,一大家子很难凑齐了。

村子里请得起大客的越来越多,房子也越翻越新了。“是那种黄色漆的木头房子,传统的穆斯林风格建筑,很漂亮。”不过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了。青壮年大都出去开拉面馆了,全国各地。

马兰的家乡在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甘化村,化隆县是个回族自治县。你可能不知道,全国的兰州拉面馆大都是从这个县城里出去的回民开的。化隆,也因为拉面从八十年代的贫苦县脱了贫,成了周边的富裕县。

马兰的父亲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开餐馆,后来餐馆改成拉面馆,全家人搬到上海开一家拉面馆。那年马兰上初一,辍学,成了生活在上海的外地人,一直到成家生孩子。

她的老公也是化隆人,十四岁在上海的拉面馆学徒。之后有了自己的面馆,娶了马兰,生了俩儿子。直到大儿子6岁,考虑到上学,全家搬到燕郊,一个距离北京只有一河之隔的地方,这里有北京一样的物价水平和人流消费能力,房价便宜不少。他们在这里安了家,盘下了一个百多平上下两层的拉面馆,还在天津买了房。他们属于面二代,手里的钱已经比较宽裕。

马兰的父亲是面一代。在他那个年代,化隆还是贫困县。化隆海拔高,农民基本靠天吃饭。马兰家有几亩地,一年全家收入几千块,马兰记得小时候几乎没吃过肉。

和马兰父亲同辈的第一代拉面人,做的其实是化隆牛肉面,生活条件艰苦,化隆人喜欢往外跑讨生活,第一批跑出去开拉面馆的人发现,兰州拉面的名气比化隆牛肉面大,他们就把招牌改成兰州拉面。

淘金造枪做拉面,青海化隆人三选一做火了兰州拉面丨中国百科

在化隆一代拉面人里流传一个最早的故事:一个娃,拿着借来的7元钱出去讨生活开拉面馆,一年后拿回来8000元。那是80年代,8000块是大钱。

所有听到这个故事的人都开始往外跑,跑出去开拉面馆。马兰的父亲就是这批跑出去的人之一。马兰跟着父亲到了上海,又和老公到了燕郊,加起来,今年三十岁的她,已经开了15年拉面馆。

一个拉面馆都是全家上阵,男主人拉面,女主人收账,亲戚子女洗碗擦桌。地道的夫妻店。也有人头脑灵活,一个人张罗出三四十个拉面连锁店,收益总额也跟着翻番。

按照马兰的了解,“一个拉面馆,做得不好,一年赚十几万,做的好一年二三十万,甚至三四十万。”

因为出来的化隆人多,全国各地的拉面馆2015年统计数据说有一两万,去年的统计数据说有近4万。谁也具体统计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家店,因为每天都有新店开张。“全国要想在哪个人口密度高的地方找个拉面店铺,太难了。到处是化隆人开的拉面馆。”马兰说,她们在汉人圈做生意,赚的是汉人的钱,面馆太多,谁也赚不到钱。后来,化隆人自己组织了一个组织,监督拉面馆的密度。一家新开的拉面馆必须保证400米以内没有其他拉面馆,否则就会遭到举报,这个组织就会出来人找他们谈话清场。这不是个政府组织,马兰也说不清谁在组织,在上海,已经实行了十二年。北京燕郊今年才开始。

为什么化隆人占领了全国拉面生意,而不是别人。这个问题就像是为什么温州人生意做得好。答案可以概括为:穷则思变。

除了地偏天寒人穷,化隆人民风彪悍,去年,化隆还发生了村民集体袭警的事件,三十多个村民和二十多个民警拿棍打,二十多个民警受伤。化隆人能折腾,出去闯是传统。闯过了很多路子,拉面只是其一。只不过,拉面火了。

化隆多数地方海拔超2800米,冬天长,春旱、冰雹、滑坡等灾害,农民靠天吃饭。这里的人多是回民,还有少部分藏民。这里出过一个著名的回民军阀马步芳,被称为青海王。

淘金造枪做拉面,青海化隆人三选一做火了兰州拉面丨中国百科

马步芳在青海起家,化隆是其主要兵源地之一,也是马步芳主要枪支生产地。建国后,政府在这里建造了机械厂等。90年代,机械厂等国企由于生产不景气,一些企业就倒闭了,工厂内的工件物料和设施设备被闲置,而这些物料和设备也往往容易成为地下枪支制造的零部件和加工设备。2006年,央视记者采访青海省公安厅长何再贵。何再贵向记者透露,青海省最早发现制贩枪支是在1991年。经过警方侦查,造枪的人正是来自化隆,其父亲原先是马步芳部队中的军械师。

八九十年代,化隆本地人制造一杆枪的成本在100元左右,时间周期是一周。转手一卖,能得到500元。收入可观,来钱快。

曾经,化隆民间造枪到了猖獗的程度,村村有人造枪。上世纪80年代,少数化隆农民在自家地窖里装配仿制式手枪,卖给外地人。非法造枪一度波及5个乡镇几十个行政村。政府为了控制,在每个村子里设置警务室,每个村子配备两到三个民警。这规格在全国也算高的。

造枪都是地下活,说没就没。

淘金造枪做拉面,青海化隆人三选一做火了兰州拉面丨中国百科

80年代,化隆人还跑到青海西部挖沙淘金。扛着馒头,开着挖沙车,每年跑一趟,干仨月,赚个一两千,也相当于全家种地收入的好几倍。

化隆县志记载了一次淘金大救援。1989年一次淘金,雨雪交加,挖沙地生生下成了沼泽,500多人被困。

那年,外出开面馆的人回来,带回了好消息。化隆人开始拖家带口奔向全国开面馆。90年代,是第一代化隆拉面人全国圈地的大时代。到了21世纪,全国的兰州拉面馆已经非常常见,这些面馆大都是青海化隆人开的。

“我们村几乎都没人了,家家户户锁着门,在外面开拉面馆。只有一些老人和孩子和确实没有能力的还在村子里。”马兰说,赚了钱,化隆人盖房,买房,一个偏安西北高原的小县城如今房价也在三千左右,物价水平和北上广靠齐了。“北京一碗拉面卖10块钱,化隆县城里也是10块钱,没便宜。”

早上九点半,马兰去菜市场。她需要最多的食材是萝卜和土豆。过年期间菜价翻倍,没办法,年前储备的食材用完了。没想到,除了大年初一,马兰和丈夫经营的拉面馆每天客流如常。她要赶在十一点饭点之前回去。

她没回去前,她九岁的儿子站在点餐台点餐,他吸着一杯谷粒多,刚上二年级,一百以内的算数还不是很流利,“100,两碗面23,再减去一个牛肉10块,是……77哦,不对,是67。”这是个笑起来很腼腆的男孩,一双大的招风耳,以及遗传了母亲的大眼睛。他五岁的弟弟在二楼看电视,“眼睛瞪着,挪不开”,妈妈让他叫着弟弟帮忙。马兰肚子里还有一个五个月的宝宝,她说,这是最后一个,希望是女孩。

这些个面三代的生活已经很不错。两个儿子从几个月开始就吃拉面。如今每天两顿拉面。她能想到的孩子们将来最差的生活状况也不过是开拉面馆了。“上学很吃力的话,就回家开拉面馆,我的儿子做拉面,多正常的事啊。”

马兰的所有亲戚都在开面馆。政府还给支持,早些年第一次开拉面馆五年无息贷款五万,这个政策据说已经持续了十几年。大部分人第一年就能还上,还有剩余。

淘金造枪做拉面,青海化隆人三选一做火了兰州拉面丨中国百科

马兰说,做拉面有钱人很多。很多人都做成有限公司,有人跑去外国开面馆。

马兰有两个远方亲戚去国外开了拉面馆。她很羡慕。

“一个在马来西亚,一个在埃及,听他们说经营挺好的。开始就是去一两个人带着拉面师傅。后来面馆经营好了,老婆孩子也去了。现在全家都在那儿。人家有英语好的。”

马兰想着,如果自己家有人英语好,也早就去国外开拉面馆了。“没有化隆人到不了的地方。”

如今,除了化隆县,周边几个县,也都把拉面当成了农民致富的经济支柱。

意见反馈